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大明:实习也算工龄 > 第99章 旨意

第99章 旨意(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贾川摆手说:“这就好比顺子射箭,要有目标,他们针对的是我,其他人才有机会救我。”

老郑头忙说:“你就当我刚才啥都没说,你解释的话我听不懂,赶紧说正事吧!”

贾川深吸一口气又说:“汉王府都有哪些高人,我不知道,上次街上行刺是他们没有准备充分,若这次汉王怒急,或许会将庄子里的人调出来……吴大哥今晚想法子给村中的人传个话,盯紧庄子到城门的路,看看明日会不会有人出来,记住这些人,能来,便不能再让他们回去了。”

“那你怎么办若是来人有三个以上黑衣刀客般的人半路截杀,即便是我在,你也未必能活着!”高云朵褪去脸上红潮,气哼哼的问。

“我不出宅子便是了。”贾川坏笑着说:“请几日事假,他们想来这里打架,那不是自己将证据交到我手里皇上这拨惩罚刚结束,正好需要新的,铁匠暂时还用不上,我正愁没地方抓把柄告状。”

吴兵想了想说:“若是王府还像之前那般轻敌,自然无需惧怕,若是真的将庄子里的人调回来,我必能知情,这宅子……除非汉王调用军队,不然只凭几个身手好的没用,咱们确实可以先将这些碍事的除了,但……”吴兵看向贾川,严肃的说:“这宅子一应陷阱机关用过一次后,需要时间重新整过,汉王府若是紧跟着再来一次……那便不好说了。”

贾川明白,这宅子是用来打不过逃命的。

朱瞻基想的很周全,贾川来乐安小打小闹的,汉王不会大动干戈,真说到了围攻宅子,一定要将贾川置于死地的地步,那也是贾川真的狠狠打了老虎屁股而不是摸。

只不过贾川离开宅子在外面的死活,朱瞻基可能就管不了了,所以贾川觉着待在宅子里最好。

就算到了需要逃的地步,贾川觉着已经不辱使命,没必要尽善尽美。

贾川看着吴兵笑呵呵的说:“能打就打,打不过就跑,尽量不要让自己人有伤亡,没必要跟他较真。”

老郑头看向顺子低声说:“又没咱俩啥事。”

顺子答:“逃的时候争取不掉队,咱俩就算帮忙了。”

高云天皱眉想了想,看向贾川问:“我怎么听着,你就是负责给皇上送汉王不法的实证,让皇上有理由减弱汉王的势力,汉王急了……”

“不然呢”贾川无语的问。

高云天呵呵傻笑了两声说:“我以为像你跟朱瞻圻说的一样,你想逼汉王露面,杀了他。”

陈默皱眉问:“他不是早就说过这次的任务便是要逼着汉王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起事吗”

高云天认真的点点头说:“对,是这么说过,我以为见过朱瞻圻之后变了,内个,皇上需要理由一点点削弱汉王势力,汉王脾气必定不能忍……”

“行了,你就别分析了,明日不用早起倒是个好事,今晚喝点吧”陈默提议。

老郑头即刻响应,起身就去找酒被贾川拽住,问:“心这么大吗这还没商量出啥来……”

老郑头说:“你不是已经有主意了吗汉王府会咋做谁知道你缩起脖子,不就是等着看他出招商量啥你有天佑,怕啥”

贾川叹了口气,松开手。

……

于是,转日贾川休假了。

是衙役上门来问的,贾川可不愿意让自己人冒险跑一趟。

衙役没能拍开院门,但贾川亲自到门前,隔着院门告诉衙役:“汉王可能又要对我动手了,我待在家中免得给林知州惹麻烦,你回禀林知州,我不想连累附近居民,劳烦林知州想法子将附近居民安置一下,唉,人间正道是沧桑啊!”

衙役很负责任的回去一字不落的回禀了林圩。

林圩可能是因为贾川不来上班的喜悦太大了,竟是将脑袋里的死结打通了,他即刻从病床上起身,利落的开始安排。

他先命人去将贾川宅子附近的居民安置到他处,不仅提供住宿还提供一日三餐,虽然住的差了些,但管饭啊,再说家里住的也不咋地,附近居民没有不愿意的。

划片的时候,没有算上的还怪自己命不好。

而后安排几个衙役偷偷跟居民们说明临时迁居的缘由的:汉王府要收拾新来的判官了,躲一躲免得被误伤。

但百姓可不管声大声小,传起来那叫一个带劲。

林圩在后宅躺着,听说已经慢慢传开了,舒了一口气。

汉王府比城中居民听到传言还早,太阳刚过头顶,朱高煦便知道自己又要杀贾判官了,这次

汉王府的领导班子又开会了,这次郝文有幸列席。

王府此时还未收到京中的旨意,但州衙收到了,郝文的任务便是将那封表扬信背诵一番,而后班子成员逐字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京中那位好像在安慰贾川。

后面会议内容就不是郝文可以听的了,他被支走了,临走朱恒还给他了一个任务:若是时机得当,可将贾川毒死。

郝文差点先被吓死。

如果说将粮食运到汉王府粮仓算是投名状的话,杀死贾川算什么没必要啊。

郝文忐忑不安的出了汉王府。

书房中,钱巽在朱恒说完不如将计就计后,说了自己的看法。

“王爷,有没有可能……针对王府的旨意也该到了”

朱高煦抬眼看了下钱巽,哼了一声说:“你以为只你能想到”

朱恒看向钱巽说:“王爷自然知道旨意快到了,不然那位判官怎会躲到宅子中不敢出来他也知道京中那位不敢对王爷如何,初登大宝,他顾不过来这么多,这便是咱们的机会……”

王斌冷哼一声:“说的头头是道!”

朱高煦不耐烦的摆手说:“不说这些没用的,粮食他不来谈,便拖一拖,山东境内能找的都要找,之前旧部能联系的也要加快联系,本王不管他是不是初登大宝,本王只想尽快动手!”

王斌说:“在南京的时候,有些人还是忠心的,可自打王爷来了乐安,有些人便含糊了,如今……”

“那些没眼界的,收拾两个,立立威,这还用本王教需要银子的给银子,脖子硬的抓把柄,京中那几个可有消息传出来”

朱恒还未答话,有名老太监急匆匆的进了书房,皇上旨意到了。

……

一炷香后,宣旨的太监片刻不敢留,急匆匆的出了王府。

半个时辰后,书房内新换上来的又都被砸了。

朱恒才知道为何贾川缩起脖子藏在宅子里,不是他想的知道京中那位奈何不得汉王,躲起来避祸,而是知道汉王收到旨意必定会暴怒,才躲起来避祸。

朱瞻基字里行间将痛心疾首表达的很充沛,旨意中说原本不信张兴所言,说二叔有谋反之意,且在积极准备,但想到三个月前便下旨裁撤王府护卫,可到现在汉王府还没动,他这心里难受啊!二叔想要皇位可以跟他说啊,可祖制在,遗诏在,皇位就这么传到他手中了,他也没办法啊,但他仍然不信张兴所言,哪知一个小小判官竟是惹得二叔如此不喜,竟是违背祖制干预地方政务,还派人刺杀,他知道后悲痛不已,太宗皇帝立下的规矩,二叔怎就当做儿戏如此一来还如何管束文武百官

宣旨太监读到这里的时候,朱高煦已经气得满面通红,朱瞻基可没给他辩解的机会,直接就定性了,他狠狠攥着拳头,才让自己没冲上去抢了圣旨撕成碎片。

宣旨太监像是感觉到汉王的怒意,声调有些不稳了:眼下这事儿已是世人皆知了,百姓的嘴要比书信快得多,二叔多少也得收敛一些,唐太宗皇帝不是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很重要,二叔这么做下去,做侄子的很为难啊,不做点什么不合适,希望二叔理解和配合。

朱高煦气急了,知道他自诩唐太宗的人不多,但大侄子知道,这是告诉他,他与李世民差远了,这就是羞辱!他猛的抬头怒视宣旨太监,脸上青筋暴起。

一旁陪着接旨的钱巽快吓尿了,他赶紧拽了拽朱高煦的衣袖,这个时候可不是急眼的时候,后果……不敢想啊,怎么也要听听具体处罚意见,他低声劝道:“王爷,大局,忍住。”

宣旨太监只当没听到:首先该裁撤的护卫必须马上裁撤,而且要加倍,这也是为了堵住旁人的嘴,想来二叔也会觉着很有必要,自会有禁卫亲军指挥使派人去督查,也省得二叔操心,听说二叔粮仓很充实,眼看要过年了,国库都不富裕,粮食上交一些吧,听说二叔富裕的很,岁禄也停一年吧,还有就是王府属官也该换一换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