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飞越泡沫时代 > 353. 推广之路

353. 推广之路(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观众就像是进了恐怖屋的客人,一边被吓到哇哇大叫,一边又享受那种被吓到哇哇大叫的感觉。不让客人害怕的恐怖屋是失败的恐怖屋,不把观众耍得团团转的企划不是好企划。

森高千里的执行制作人听岩桥慎一说着他的打算,又是佩服,又有那么一点觉得他“有点贼”的感觉。但不管怎么说,要是按照这个计划来,也让人安心了不少。

对计划心中有数,接下来就要看选曲会要怎么开,准备什么样的曲子了。

等到森高千里的宣传期进入后半段,选曲的事就要准备个七七八八,行程一旦松下来,可以无缝衔接到新单曲的制作当中。

但在那之前,首先还是要把他匆匆而来,带过来的这个点子给拿到台面上来。

……

岩桥慎一丢下一个让执行制作人大呼厉害的点子,后续要如何去操作,又如何去打点,这些都是华纳先锋以及森高千里的事务所要去做的事。

他只管出主意,不用考虑要如何去实现它,这种点了炮仗就跑,但仍能把人给吓一跳的感觉,着实是美滋滋。

执行制作人把他的点子在之后的会议上拿出来,团队里的人,包括坐镇的公司董事,都让岩桥慎一这个宣传的主意给惊了一把。

怎么就能想到把宣传放到这上面来呢?

这样的点子,乍一听有点不切实际,但仔细想一想,又有相当大的操作空间,不提的话还好,一旦这么说出来,摆在台面上讨论,就让人没有办法再移开视线。

时代这个词听着既严肃又高大上,但实际上是和人息息相关的,时代造就人,人也造就时代。既然如此,借时代感来宣传又有什么不可以?

这样的宣传手法固然厉害,同样的,执行起来也不是件易事,因为这等于是把手伸到了音乐的领域之外,要去打点和疏通的,都是之前不怎么接触的那些人。

但是,要进行这样的一次宣传虽然困难,这个点子的光芒却又显得那么耀眼,让人不去一试就觉得不甘心。

森高千里的新单曲销售状况不错,但是离红起来还差那么一把章当中,以南沙织出道十七周年为话引子,写到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两次石油危机下,不景气时期从偶像身上获得支持的大众,写到了左翅青年的失败使得后来的年轻人们失去了那种积极的行动力。

当然,绝对不会漏写的是现在这个时代。川畑吉一郎和忧心忡忡的佐藤良平不一样,他对现在的时代充满乐观。

这首《17岁》只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各出现了一次。开头以南沙织出道十七周年为话引子,到了最后,则用了森高千里的新版《17岁》收尾。

“我近来听到了名为森高千里的歌手翻唱的南沙织桑的《17岁》。十七年过后,还有人能够重新演绎这首歌,着实是件令人感动的事。”

“但比起感动,我对相隔了十七年的两个《17岁》那截然不同的风格感触更深。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一个即使跳着快节奏的舞也不会掉拍子的时代。”

“而森高千里的《17》岁,加深了我对这件事的印象。”

……

《周刊现代》是发行量稳居综合类杂志前三名的超级畅销杂志,远远不是《iclife》这样算不上是顶尖的音乐杂志可以相提并论的。

杂志发行后,同一时刻,有站在书报摊前看着这份杂志的人、有坐在家里悠闲翻阅杂志的人、有休息时间看杂志来打发时间的上班族、有做完家事以后无聊翻看杂志的主妇,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

一部分读者看过文章以后不放在心上,但仍有另一部分读者,一方面被勾起对南沙织以及过去时代的怀念,另一方面,则又被勾起对森高千里的好奇。

南沙织的《17岁》家喻户晓,森高千里的《17岁》又是什么样子呢?

飞越泡沫时代</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