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学刺绣?(2 / 2)
这时候,大门又被拍响!
静林和顾勤如惊弓之鸟站在一块儿。静林很想躲起来,可想到自己可是将门虎女,要是这么躲起来,岂不是丢了爹娘的脸面?于是乎她壮着胆子,拿了一把菜刀,放轻脚步走到了门口。这时静林还想着,这下有经验了,可不能傻傻地被人的眼睛吓倒。
就在她准备趴在门后往外看时,外面的人等不及了,又拍了几下,喊道:“静林,你个小妮子快开门!我是赵玲还有建民同志。”
呼!原来是他们!不过,静林还是悄悄地从门缝看了一眼,发现他们身边没有其他人,才喘了一口气,幸好,也只有他们!
“你们怎么来了?今天无事?”静林把刀递给了顾勤,一边开门,一边笑着问。
赵玲和张建民进了门,疑惑地看着静林探头探脑,又是关门,又是插上门栓的,很是疑惑。不过还是等到了堂屋里才问出来。
于是静林很是后怕地学了一遍刚刚遇到的事。
赵玲庆幸,这才想起把手中的瓜子放在桌面上,又引来静林嗔怪她浪费钱。毕竟赵玲手头紧。但赵玲却不在意。一把瓜子都舍不得那成什么人都。此刻,张建民则是对静林的安危担忧极了。
“顾余风什么时候回来?若是他晚上不回来,你们跟我们回知青点,你和赵玲挤一挤,这小孩,就跟我挤一挤。”张建民担忧地说道。
静林拿不定主意,却也知张建民的建议是极好的。因为那贼人白天都敢在门前转悠,那晚上还不得上墙揭瓦?如果顾余风不在家,她和小顾勤会如何?后果不敢想。算了到了晚上再说吧。她也担心顾余风回来没见她,忧心她出事而着急。
几人说了一通,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只能说走一步算一步。然后,赵玲终于是忍不住了,“顾勤真是顾余风的弟弟?”很多人都问过文村长,知道小孩是顾余风代替父亲收养的。但是还是架不住有人心思龌龊,捕风捉影地说顾勤是顾余风的私生子。但是这件事,谁都不敢和静林他们说。就怕顾余风和静林做出什么事来报复那些长舌之人。
静林无奈,只好又说了一遍,这才让赵玲和张建民放心。顾勤不是私生子还好,至少不会让静林和顾余风生间隙。
顾勤被人拿来解惑,也不生气。因为他感觉不到眼前两人的恶意,于是他把自己全部的心思都放在画面上,深深沉溺于其中而不自知。
赵玲和张建民此时也发现了那幅画,被画面的恢弘大气所折服了。他们都站在一边啧啧称赞,耳朵也竖起来听着静林和顾勤的对话。
“嫂子,刺绣不是就用针线一针一针
地缝上来的么?为什么还要先画画啊?”顾勤是满心欢喜又满心的疑惑。问哥哥,却被哥哥沉默地打发了。他明白了,原来也有哥哥不懂的东西。那么他是否可以学这个,然后他以后就在这里永远地超过哥哥?
静林顿了一下,笑了,正经地回答顾勤的问题:“刺绣之前,不仅要选好布料,还要根据你想要的绣品来估算绣品的模样以及大小。这里面就涉及画面表达的东西及其主次。而主次的表现,需要画面的留白,事物人物的神态来体现。”静林说到这里,脑子里忽然涌现了一个想法,抓起画笔就在画面的一端点了几笔。那是一行白鹭掠过金色云端,向着那暖暖的旭日而去。
静林看着那几只神态各异的白鹭,觉得满意极了。可旋即想到这时是敏感的时候,就提笔在一本小册子上,记录下来各种动物植物所含的寓意。而这一行白鹭向着旭日飞去,意思是一飞冲天?运势如红日?静林托着腮帮子,觉得这样不错。稳妥。
顾勤在一边看着,一边时不时地点头,“嫂子,上面颜色很多,颜色也很重要的吗?”
静林很好奇,难为一个小男孩也能发现这点:“当然了。好比这画,整个篇幅就是以蒸蒸日上为主题,因为红日就是点睛之笔,那么它的颜色就要选择温暖又暗含希望的。然而各位大领导的衣裳,要选择厚重的色彩,因为要表达他们如大山沉稳可靠。”静林一边说,一边写,唯恐把这些忘却,以后别人问起来她一头雾水。
“原来这样啊!”就是刺绣而已,就有这么多的东西在里面。难怪那么好看。这时候顾勤已经下定决心:“嫂子,我想跟您学刺绣!”
张建民和赵玲早听着他们的对话沉浸在美丽的画卷,不料才回神,又被顾勤这小孩儿的豪言壮志给吓了个趔趄。
而静林眨眨眼,呆呆地看着双眼发亮盯着绣图的顾勤。不觉间,笔尖已经重重地划破纸张,传来了一声刺耳的撕拉声。她听到了什么?她似乎看到十几年后,一个七尺男儿拿着绣花针跟她一起绣花儿!?
※※※※※※※※※※※※※※※※※※※※
今天中午一章,晚上再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