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外交斡旋(1 / 2)
燕如烟支撑着疲惫的身躯,看着养心殿的烛火在黎明前变得愈发昏暗。她的伤势虽已好转,但胸口的疼痛依然如影随形。皇帝的那句\"朕爱你\"仍在她耳边回荡,令她既欣喜又困惑。然而,比起儿女私情,朝堂危机和边境威胁更需要她全力以赴。
\"陛下,臣有一策。\"燕如烟直视皇帝的眼睛,声音虽轻却不容置疑,\"北狄集结兵力,虽是示威,但若我朝一味退让,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臣请求亲自前往北狄,与北漠王谈判。\"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是一惊。
皇帝眉头紧锁,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不可!你伤势未愈,怎能冒此风险?\"他的语气中不自觉地流露出超越君臣之情的担忧。
\"正因如此,\"燕如烟平静回应,目光坚定如铁,\"臣带伤出使,正好向北狄展示我朝的决心。再者,若由臣亲自前往,可避免朝中那些被收买的官员从中作梗。\"
张清风上前一步,拱手道:\"臣愿随燕大人同去,暗中保护。\"
唐平山也道:\"老臣认为此计可行。以燕大人的智谋,或许真能化解这场危机。\"
皇帝沉默半晌,眼中闪过痛苦与挣扎。他知道燕如烟所言极是,但又不忍让她在伤势未愈之际冒险出使。
\"陛下,\"燕如烟柔声道,眼中却是坚定的神色,\"国之存亡,臣不敢后退半步。若臣能促成和平,为陛下分忧,纵是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皇帝深深望着她,终于缓缓点头。\"准奏。但你必须答应朕,务必小心行事,平安归来。\"这话说得近乎乞求,让燕如烟心头一热。
次日清晨,燕如烟站在宫门前,身着素雅白衣,腰系青色丝带,看上去已无半分病容。只有近距离接触的人才能发现,她的脸色依然苍白如纸,眼中也有掩不住的疲惫。
\"这本《北狄风土志》请大人带上,或许有助于了解当地习俗。\"叶如歌递上一本厚重的书册,眼中满是担忧。
\"多谢。\"燕如烟接过书,对她露出一个安抚的微笑。
一旁的张清风神色冷峻,向她微一点头,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道:\"属下会暗中保护大人,请放心。\"
皇帝亲自送行,虽穿着龙袍,却无半分帝王威严,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一枚玉佩郑重地交到燕如烟手中。\"平安归来。\"简短四字,却包含了无数复杂情感。
燕如烟接过玉佩,行了一个肃然的大礼。\"臣必不负陛下重托。\"
当她跨上马背,朝着北方疾驰而去时,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北方的风比她想象中更加刺骨。
燕如烟裹紧了厚重的狐裘,眺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雪山。经过十余日的长途跋涉,她终于抵达了北漠边境。天空阴沉沉的,似乎随时会有暴风雪降临。
\"使者大人,前方就是北漠的哨站了。\"随行的翻译官指着远处的一座简陋石楼,声音因寒冷而微微发抖。
燕如烟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警惕。根据她的读心术,这个翻译官对北漠似乎有些过于熟悉,恐怕不单纯是表面上的身份。但这正合她意,可以利用此人探听北漠的虚实。
一行人刚到哨站,就被北漠的士兵团团围住。这些士兵身材高大,穿着厚实的兽皮,眼神警惕而凶狠。
一个看似首领的人上前,用生硬的汉语道:\"中原使者?\"
燕如烟微微颔首,从怀中取出皇帝的信物。\"奉我家陛下之命,前来与贵国商议和平之事。\"
那人接过信物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恢复了冷漠。\"跟我来。\"
他们被带入一间简陋的石屋,屋内生着熊熊火焰,暖意驱散了些许寒意。没过多久,一位身着华丽兽皮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看架势应是位高权重之人。
\"在下北漠右相阿史那·巴勒,奉我王之命前来接见中原使者。\"他的汉语流利,但语气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傲慢。
燕如烟心中警觉,但面上不动声色,微微欠身:\"燕如烟见过右相大人。\"
阿史那·巴勒目光在燕如烟身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轻蔑。\"我王期待已久,已在王庭设宴相迎。只是...\"他故意停顿,嘴角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前往王庭尚有三日路程,道路崎岖,不知使者大人能否承受?\"
燕如烟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刁难之意。作为使者,她若是畏惧路途艰险,就已在气势上输了一筹;但若是强撑,以她尚未痊愈的身体,恐怕真会吃不消。
她决定以退为进。\"右相大人过虑了,\"燕如烟唇角微扬,眼中透出一丝自信,\"在下虽是女子,但自幼习医,对药草颇有研究。适才注意到贵国士兵中似有不少人面色发黄,想必是饮食不慎所致。若能见到贵国王子,在下愿意献上一套调理之法,保证三日内见效。\"
阿史那·巴勒闻言,眉头一皱,眼中闪过惊讶之色。燕如烟通过读心术,捕捉到了他内心的波动:北漠王子确实病了,而且久治不愈,这是北漠上下都守口如瓶的秘密。
\"使者大人医术精湛?\"他半信半疑地问。
燕如烟微微一笑:\"略懂一二。若能为贵国解忧,也是两国友好的象征。\"
阿史那·巴勒沉吟半晌,似乎在权衡利弊。最终,他点点头:\"既如此,请使者大人随我即刻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