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定方归降(2 / 2)
“你等先退下吧。”李世民吩咐道,“没有本王的命令,先不要进来。本王有些话要单独与苏将军言说。”
墨玦与甘少连听闻此言,遂抱拳施礼,转身退出。牢门在二人身后被轻轻关上。
李世民含笑缓步来到桌旁,轻身坐到了椅子上。用手指着食盒,探问说道。
“本王听说苏将军是冀州人士,想来亦应能够吃得惯此面。故此才这般作为,如有不周之处还望将军海涵。”
苏定方沉默须臾,忽地站起身来,快步来到李世民的近前,冷冷盯视着他,傲然说道。
“苏某乃是败军之将。秦王要杀便杀,何需多言?”
李世民静默片刻,唇边泛起微笑,啧啧叹道:“苏将军当真是铁骨铮铮的好男儿,本王着实钦佩的很。实不相瞒,本王此番前来并不是要杀将军,而是特来相请将军出山,以助本王一臂之力。”
“哦?这倒是奇了。”苏定方故意冷笑道,“常言道,良臣不侍二主。秦王既已知晓苏某乃是汉东王的部下,又何来出山相助之语?”
“本王当然晓得如苏将军这般的英雄是断断不会做出此种背信弃义之事的。”李世民神情笃定,笑道,“然本王亦知晓将军乃是心怀家国,有所作为之人。如今汉东王利欲熏心,想要借将军之力独揽江山。屡屡发生战争,弃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此举早已算不得良善。本王想,将军纵使嘴上不说,然心中亦不会对此无有半点想法吧?本王虽不才,却愿以一己之力,为天下苍生谋福祉,早日平息这战火祸端,还天下以清平。若是将军愿助本王一臂之力,本王定当遵守此诺,以便让将军佐以见证。”
苏定方定定的看着李世民,心下兀自纠结不已。能够追随明主,实现一番抱负乃是他今生所愿。然就此背弃主公,归顺倒戈,只恐亦会负上千古骂名。究竟该何去何从,他心中不觉甚是为难。
李世民察言观色,心知苏定方此刻定是矛盾非常。遂站起身,含笑指了指食盒,一语双关的说道。
“本王现下已将话说完,这面条如今还是热的,将军还应快吃才是。本王尚有公务处理,就先不在此处打扰将军了。将军何时想通,随时都可让甘刺史告知本王。”
言罢,李世民故意转身缓步向牢门口走去。骤然,他只听到身后苏定方直言问道。
“秦王方才所言,可否当真?”
李世民蓦地停住脚步,转身看向苏定方,郑重颔首。
苏定方快步上前,单膝倒地,紧抱双拳,看着李世民,恭顺说道。
“既是如此,苏某愿意归顺秦王。就此鞍前马后辅佐于你,为这天下苍生谋一份大大的福祉。”
李世民见状,神情遂变得十分激动。他连忙来到苏定方的近前,伸出双手,将其扶起。
“本王能得苏将军相助,如同神龙在天,大唐的万年基业有救矣。”
说罢,二人不禁相视大笑,心中说不尽的畅然。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知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次日黄昏,灿姬在薛延陀.天将、剑心、子镜、午明等人的相随之下,飞驰策马赶至梁州城。因云天关之战刚刚结束,故此城池颓败,街道上满是流离失所,还未来得及安置的百姓和因火攻受伤的唐军残兵。此刻残阳似血,晚霞满天。乍看上去,满目疮痍。
为了尽快打探出子书江远的下落,众人遂决定施行‘人海战术’,在路人中寻找相熟之人进行探询。经过一番苦心查找,许久,子镜与午明终于在刺史府前等待发放救济的人群之中寻到了一位跟随公子作战的兵士。然万没想到的是,其却告知众人,子书江远已在火攻中被烧得面目全非,身死殉国。
众人闻听,无不骇然。灿姬更是被吓得面色惨白,当场晕厥了过去。
客栈,一连数日,经多位郎中轮番医治,灿姬却仍未有丝毫苏醒的迹象。薛延陀.天将等人见状,心中虽是颇为焦急,却亦是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只得暗暗祈祷苍天,希望能出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