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兄妹重逢(2 / 2)
灿姬轻轻说道。随后,她缓身坐在了李成稷的对面。兄妹二人静默的注视着彼此,心中均百感交集。多年未见,二人早已不再是当初的纯真少年。周遭的一切都已经随着时间悄然改变,此时再见,竟有着梦中的恍惚之感。
“灿姬听说兄长已是王上,想来应是公务缠身。缘何今日竟得闲到此处来?还有......兄长是如何晓得我在此处的?”灿姬顿了一顿,继而说道,“莫非是国内有重要之事发生,需要我来解决。”
李成稷放下茶杯,摇了摇手道:“国内并无甚事,兄长今日前来,不为旁的,是特意来接你回家的。”
灿姬先是一怔,沉默片刻,摇了摇头,轻轻吐出了四个字。
“我不归去。”
李成稷没料到她态度竟是如此坚决,一时间竟也没了主张。待定了定神,讶异的问道。
“莫非妹妹真的要青灯古佛了此一生?”
灿姬轻叹一声,随即站起身来,向前踱了数步。蓦地,又再次转身看向了李成稷,微微颔首。
李成稷见状,亦站起身,来到灿姬的面前,凝视着她,语重心长的劝说道。
“妹妹就算是不为了自己,也该为家人着想。你方才问我是如何知晓你在此处的?兄长这便告诉你,自数年前你我兄妹随父王来长安,后发生了种种事情,将我一家天南地北分割开来。期间虽偶有书信往来,却因世事所缚,终未能得以相见。你可知如今咱们的家国早已不同以往,如今母亲久病卧榻,父亲在去年便已过世。父亲临终之前将你的身世详细的告知给我,你本是施浪国的蝶舞公主,因国难被你的亚父托付给了父王。你的亚父后来在金光寺出家,法名道宣,故此我今日才得以前来。你可知,在父亲的心中,你的位置极为重要。直到最后一刻,他还喊着你的名字,对你放心不下。”他顿了一顿,语气变得略显缓和,“现今虽说兄长做了王上,高丽表面看似清平。然朝内各方势力却仍是暗潮涌动,针锋相对。倘若有一日,兄长当真退位,那时必将是一场大乱。正所谓孤掌难鸣,灿姬,兄长晓得这遁世并非是你的本意,而是因子书江远同艺如郡主成婚,待你不周,方才出此下策。即便你欲离开那伤心之所,远走他乡。也该重归高丽,与你的家人、族人生活在一处。无论怎地,也不该出此下策,遁出尘世。”
他的声音并不大,然字字句句却都像是重锤一般敲在了灿姬的心中。她原以为高丽的形势真如自己打探到的那般顺遂,却没料到不过匆匆数年,却都已物是人非。自小到大,父母对她都是极为宠爱。虽不是亲生,却比照对兄长更好。都说人生在世,百孝为先。到头来,她竟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未曾见到,当真是罪无可恕。想到此处,她遂泪流满面,再难自已。
李成稷察言观色,心知灿姬定是有所愧疚。他重重的叹了口气,又继续说道。
“你放心,我已将父王风光大葬。等你回去,我便会引你前去祭拜。灿姬,无论你这些年在外面究竟遇到了怎样的事情。可别忘记,我们一直都在等你归家。今日,兄长到此处,便是来专程接你的。”
灿姬的心下忽的生出一丝暖意,不觉哭声更大。她陡然蹲在了地上,用双臂环抱着肩膀,身子瑟瑟发抖了起来。良久,她才收住哭声。抬头,用泛红的眼睛看着李成稷说道。
“兄长,我不能归去,我已经不再是先前的灿姬,也永远做不了灿姬。我不配.....你等对我那般好。”
李成稷听闻此言,不觉便是一怔。
“难不成你是因为子书江远不肯随为兄同归吗?还是......?”
灿姬站起身来,摇了摇头道:“我早已知晓了自己的身世。正如王兄方才所言,我确是施浪国的公主蝶舞,当年是被父王收养,才辗转来到高丽的。如今父王去世,我却没有前来送行。为人子女,天理难容。我又有何颜面再回高丽?”
李成稷听她如此言说,眼睛亦不觉变得湿润。又经过了半晌劝说,奈何灿姬态度都是极为坚决,难以说动。无奈之下,他只得留下一些银两,让灿姬独自一人在寺中细细思量,自己则返回长安等待消息。
与兄长告别后,灿姬一夜未眠。经过反复纠结思量,次日午后,她径直来到禅堂,向亚父道出心意。她欲重新到长安寻找兄长,待其将长安事情彻底完结后,兄妹一同重归故乡高丽。道宣方丈对此主张极为支持,遂将陪伴自己多年的佛经赠送与她。要她放下心中戾气,重获安定。
翌日黎明,金光寺门外。在道宣方丈的相送之下,灿姬匆匆打马,直奔长安,追赶兄长李成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