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章 知恩图报的王世明(2 / 2)
你就是偷偷的建了,王世聪也会带人把你给扒了,他现在是兵强马壮,手下的打手、马仔一大帮。
但就是这样子,王世明的名声在三门县当地却很不错。
王世明在担任巴阳市委书记和副省长期间,做过两件到现在都让三门县当地人都津津乐道的事。
一个是从省城到沪城的高速公路,在王世明的影响下,硬生生的从三门县拐了个弯,在三门县的南和北建了两个出口,而北出口离王家庄,不到三公里。
另一件事就是巴阳高铁东站。
最初,巴阳高铁东站规划建在巴阳东面的巴东区,也是王世明的影响下,将巴阳东站建在了王家庄。
这样巴阳高铁东站离巴阳市区足足有40公里。
建高铁站自然免不了要拆迁,不仅仅是王家庄,连附近几个庄子都一同被拆迁了,王家庄附近几个庄子天上掉馅饼,被突然从天而降的巴阳高铁东站砸中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成了拆二代。
不仅仅如此,由于高铁站建在了三门县,间接带动了当地的房价,土地,以及当地的第三产业。
“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王世明给三门县带来的好处,冲淡了王世聪这点沙石对当地的影响。
三门县当地人谈起王世明那是赞不绝口。
这次全省的统一打击村霸行动,三门县的领导知道徐书记的厉害,宁愿得罪王世明也不敢得罪徐书记,所以把王世聪作为出头鸟给打了,还作为典型案例上报给了省委书记徐雨萌。
王世明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何况是自己的这个堂弟,可以说没有王世聪的巨大牺牲,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送走了堂兄,他亲自打电话给三门县委书记曾云光。
电话拨通,嘟嘟几声后,听筒里传来曾云光的声音:“王部长,您好啊!”
声音带着几分客气,却也隐隐透着疏离。
曾云光也精的跟猴子似的,一看是王部长的电话,就大概猜到是什么意思了。
“云光啊,我就不跟你绕弯子了。这次你们抓了王世聪的事儿,你也清楚,我和他从小一起长大,关系不一般。他虽然犯了些错,可我想着,能不能看在我的面子上,把这事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都是乡里乡亲的,闹大了对谁都不好看。”
王世明直截了当。
电话那头短暂沉默了一瞬,曾云光才开口道:“王部长,我明白您的意思,也知道您和王世聪的情谊。这次的事情实在棘手,全省统一打击村霸行动,上面盯得紧,徐书记更是格外重视,每个案子都要求彻查到底,一点差错都不能出。王世聪这案子已经作为典型案例上报了,相关材料都在走流程,现在想改,难度太大了。”
王世明皱了皱眉头,语气不自觉加重了些:“云光,我为三门县做了那么多事,高铁站、高速路,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就这点小忙,你都不肯帮?”
曾云光当然不敢得罪他,连忙解释:“王部长,您对三门县的贡献,我们都记在心里,没齿难忘。可这次真不是我不帮忙,是实在没办法。我要是擅自把这事儿压下去,一旦被上面发现,我这乌纱帽可就保不住了,我也是身不由己啊,还望您能理解。”
是听王世明的话还是保自己的乌纱帽,曾云光还是拎得清的。